为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5月29日,在修订后《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实施三周年之际,我院举办“检教同行 共护成长”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留守儿童网格员、第十小学师生走进检察机关,开启一段“沉浸式”检察之旅。
检察开放日活动首站是检察史陈列室。
“1949年10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署成立,同年11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署启用印信,新中国检察事业正式起步。兴宁县人民检察院成立于1955年,1967年被撤销,1978年重建,1994年改称为兴宁市人民检察院,2006年搬迁至此。”
“经过多次改革,目前检察院主要职能有‘四大检察’: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
……
听检察干警讲述检察史,受邀人员对检察事业的发展与变革有了初步了解。
随后,受邀人员“兵”分两路。留守儿童网格员共同座谈交流,师生们聆听“预防校园欺凌和性侵害”主题法治课。
“要从内心尊重与接纳观护对象的价值偏好、生活习惯、自主选择,允许其表达愤怒、悲伤等情绪,不加以否定或贬低。”“根据观护对象的性格特点、文化背景和沟通习惯,选择有效的沟通方式。”在座谈交流会上,兴宁市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刘英结合自身多年参与涉案未成年人社会观护、留守儿童关爱帮扶的经验,分享工作方法、技巧。
“亲情缺失、家庭监护不力问题,导致有的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失范,从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因此压实家庭教育责任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留守儿童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社会工程,绝非一家之力能够做好。各单位要形成合力,共同做好留守儿童‘全生命周期’保护。”留守儿童网格员聚焦留守儿童关爱保护重点难点,展开深入探讨。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法治课上,检察干警向学生们介绍“核准追诉”的具体含义以及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
“有的坏蛋会在网上跟我们交朋友,让我们发私密视频、照片。大家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果断拒绝,立即删除好友,并且告诉爸爸妈妈。”检察干警告诉学生们网络交友时一定要注意保住自己的个人信息,拒绝任何不合理要求。
“我们在学校、上下学时可能会遇到被人打了、被人敲诈勒索等,这种时候应该怎么办?”
经过短暂思考,一双双小手高高举起来。
“赶紧告诉老师和爸爸妈妈。”
“报警跟警察叔叔说。”
……
“孩子们很喜欢今天的法治课,作为教师,我也深受启发,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课后,第十小学带队老师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