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队伍建设
办案故事又开讲啦!
发布时间:2023-11-01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387

 

 为进一步促进检察干警综合能力提升,根据构建“1+1+N”办案团队的实施意见,10月31日,我院举办第二期检察官故事汇活动,6个办案团队分享自己的办案故事。

1.jpg

 一起看看他们的精彩表现吧!

 2.jpg

 邻里纠纷巧化解

 “群众利益无小事,检察办案要坚持‘如我在诉’,将天理、国法、人情融为一体,让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邻里之间是抬头不见低头见,要从刑事、民事一并和解的角度,实现办案的最佳效果。”检察官钟宇玲讲述通过实地查看、上门听证、“背靠背”的调解,最终解开长达12年之久的邻里“心结”。

 3.jpg

 支持起诉“传温情”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父母再婚后,成年子女对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检察官助理吴晓媚围绕再婚老人赡养问题,讲述依法支持年满92周岁的再婚老人请求给付赡养费起诉,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温暖故事。

 4.png

 亲历性审查寻真相

 “细节决定成败,审查案件不能只靠翻阅卷宗,还要亲自求证。办案团队通过询问部分证人,得知犯罪嫌疑人陈某公司大笔银行流水用于公司生产经营。”检察官助理刘媚村讲述办案团队通过亲历性审查,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陈某具有主观故意,最终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陈某作出存疑不起诉处理的案例。

 5.jpg

 社区矫正巡回检察提质效

 “社区矫正巡回检察不仅需要主动履职,还需要以细致审查每一份档案材料,这样才能监督社区矫正正确执行,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减少再犯罪率,确保社会长治久安。”检察官助理徐上从社区矫正和巡回检察的概念讲起,引用实践案例,带领现场干警体验社区矫正巡回检察之旅。

 6.jpg

 自行补充侦查获突破

 “实地走访合格电动车经销商,调查电动自行车市场价、合格证等,经对比发现,涉案电动车购进价、销售价明显低于市场价,车身无名牌、无整车编码,所附带的合格证并无产品标志、生产厂家、厂址等应具备的要素,也无3C认证保修单,从而证实犯罪嫌疑人主观明知后提起公诉。”检察官助理黄宇萍讲述办案团队通过自行补充侦查,认定犯罪嫌疑人均具有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主观明知。

 7.png

 攻坚克难办要案

 “这起案件是本院办理的首宗涉及单位犯罪、首宗采用多媒体示证系统庭审的案件。十天内前往东莞、河源、韶关等地提审讯问18名犯罪嫌疑人,同时对几十名证人调查取证……庭前认真做好‘三纲一书一词’,高质量撰写长达22页11000多字起诉书,精心制作多媒体示证预案,有效指控犯罪。”赖建华团队讲述了一起安全生产案件背后的检察履职故事,面对疑难复杂案件,办案团队知难而进不后退,全力保障办案质效。

 

 6个办案团队讲述了案件办理时的法理情考量、司法理念、价值追求,既讲清案情、思路,又传授方法、经验,有助于引导检察人员在办案中能动履职、求极致,努力做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