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检察履职
走访调研+普法宣传 守护“兴宁茶油”地理标志
发布时间:2023-10-20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407

 

 油茶在兴宁种植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时期,数百年从未间断且日益发展,目前全市油茶种植面积达29万亩,种植区主要分布罗浮、罗岗、大坪、黄陂、黄槐、石马等地。我院依法能动履职,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开展专项法治宣传,努力为全市油茶产业持续、健康、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问需调研察实情

 10月19日,我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彭宙到石马镇调研油茶产业发展情况,石马镇党委书记罗超一同调研。彭宙一行先后来到名峰油茶基地、泰狮万亩油茶基地,走访察看茶油种植、加工、销售等情况,倾听企业司法需求。

已处理 HR5A4269.JPG

HR5A4234_Jc.jpg

 在调研座谈会上,彭宙深入了解石马镇茶油产业规模、发展状况以及长远规划,与企业管理人员围绕扩大油茶种植规模、改造低产低效林、开拓销售市场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并提出加强“兴宁茶油”授权申请引导扩大品牌效应、整合优势资源推动产业集约发展、守法经营确保行稳致远等意见建议。

HR5A4344.JPG

 圩日普法“赶大集”

 10月18日,我院干警与罗浮镇镇政府工作人员结伴“赶集”,向“赴圩”群众和沿街商户,开展防偷抢油茶果专题法治宣传。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介绍、提供法律咨询等方式,宣传讲解偷摘油茶果的法律后果。

HR5A4111.JPG

HR5A4145.JPG

 检察干警还到梅州市天茂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广东阳天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实地察看油茶长势,详细了解油茶果采摘计划、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议企业规范采摘秩序、完善经营管理等。

微信图片_20231020161801.jpg

 “大喇叭”普法进村

 茶油果即将进入采摘时节,我院创新普法路径,结合典型案事例,围绕偷摘油茶果相关的法律法规,录制客家话普法音频,将法律语言变为“方言俗语”,利用市应急管理局村居“大喇叭”智能广播平台,在兴宁市20个镇街、481个行政村循环播放,打通农村预防偷摘茶油果普法宣传“最后一公里”,推动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