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要闻
周二上门去┃多方联合解开邻里“矛盾结”
发布时间:2025-07-02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4

“赔偿金已经转过去了……”日前,在兴宁市新圩镇某村村委,翁某乙方以转账形式一次性赔偿廖某,双方当场签署调解协议。

IMG_6849.png

翁某甲与廖某本为邻居,2025年2月,廖某侄子在翁某甲家旁放擦炮,翁某甲认为吵到老母亲睡觉,出门制止,继而双方产生争吵、扭打。翁某甲堂哥翁某乙见状遂上前,在双方推搡中致廖某受伤。经鉴定,廖某的损伤程度为轻伤一级。

在该案审查逮捕期间,检察官发现翁某甲、翁某乙与廖某并无积怨,此次冲突因小事引发。案发后,双方各执一词,虽翁某甲、翁某乙多次表示愿意承担民事责任,赔偿和解意愿强烈,但赔偿金额分歧较大,始终无法达成一致。

“两家就是‘火星子’没控制住,看似‘小案’,但矛盾若不化解,会给邻里关系埋下长久的隐患。”为有效化解纠纷,彻底消除隔阂,我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彭宙在听取汇报后,经分析研判,决定依托综治中心的“一站式”矛盾调解平台,联合当地镇村、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等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同时邀请政协委员、律师等参与,让当事人听到更多理性声音。

“小孩玩擦炮,两家大人打架,实在不值当,也不应该……”彭宙与调解人员聚焦症结、心结,采取“一对一”“背靠背”的方式,分别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一方面,向翁某乙方阐明冲突给廖某带来的身体损伤,分析法律责任和赔偿依据;另一方面,向廖某方详细说明案件事实认定,解释民事赔偿有关法律规定,引导其摒弃情绪化诉求,以理性态度寻求合理解决方案。

经过耐心细致的释法说理与情绪疏导,双方终于放下芥蒂,各让一步,达成和解共识,握手言和。一场因小孩玩闹引发的邻里纠纷,在各方努力下得以解开。

近年来,我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综治中心建设为契机,实行派员入驻全覆盖,通过前移服务端口、完善联动机制聚力化纷解难,深度融入基层治理。自2023年11月入驻以来,接待来访群众235人次,有效化解矛盾纠纷46件。

下一步,我院将继续加强检调对接,让更多“邻里结”变成“同心结”,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温度。